2005年2月6日星期日

一个IT毕业生的挣扎(续4)

27。脱蛹(二)    下午1点半的时候,我站在了这家公司所在的楼门口。在这家公司的楼上,是我同学的公司。当年他进入这家公司的时候,那家公司规模在我的公司的十倍以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着实羡慕了他一会。一年过去了,这家公司已濒于破产,而他已然失业。    在叹气中我走进了公司的大门,面我的人吃饭还没有回来,我便在会议室里静静的等。这段时间非常的无聊。而那时的我居然有这么好的耐心,就这么一直等着。照我现在看来,拂袖而去是最好的选择,恐怕也是唯一的选择。    在无聊与沉默中等待了大约一个小时后,终于进来了两位哥哥,拿着我的简历,开始提问。大体上我回答得还不错,包括后来的英语交流。一方面是有了准备,一方面有些东西靠的是平时的积累和经验。在他们离去后不久又进来一个哥哥,他重新提了一些问题。这次的谈话比较随意,其中也包括了一道我没答出的技术题,而那位哥哥也作了亲切的答复。面试,其实也是种迅速巩固和提高自己基础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在最后离去的时候哥哥问了我的期望薪水。我说了一个数字,那位哥哥看着我,说:“现在的行情你也知道,这个有点高了。”高了?我心里顿时有点憋气。难道张江的公司都是垃圾,程序员工资不会超过5000的传说都是真的?我争辩了几句,那位哥哥也没说什么。第一轮的面试就到此结束。    回到家后我反思了一下自己。这次面试是我面的最好的一次,也开始真正让我懂得,如何去面一个公司。其中另一个收获是我知道自己也可以用英语交流,而在以前我把它想得过于神秘和复杂。    在一个礼拜后,这家公司再次来了电话。这次面试时间是双休日。很好,这意味着我不用请假。由于面试所带来的外出,随着次数的增多,多少也曾引起了项目经理的怀疑,而这多少令我不愿甚至有些害怕。毕竟我的合同就快到期,而公司方面的沉寂让我感到压抑和恐惧。    于是在烈日下,我打着伞,再次去了张江。这一路的奔波耗费了我2个半小时,单程车费8元人民币整。这意味着每天我将要花费5个小时以上在路上。我开始担忧倘若我被录取,我又如何应付这个漫长的车程?张江软件园太偏,太远,其实并不适合上海本地人。这或许也是张江程序员易寻,而清洁工难招的原因吧。各位不搞技术的哥哥可以考虑去那里做清洁工,工作自由报酬又高,且可以兼职,而且永不失业。比程序员不知美到哪里去了。至于社会地位莫,大体是不相上下。虽然大家个个号称自己是软件工程师,但我还真没见到谁手里拿着国家颁发的工程师职业职称证书哩!顶着烈日我口干舌燥双眼金星(那天温度38摄氏度),几乎是连滚带爬的进了公司,面对我的却是4大张笔试题。面对着卷子我开始发愣,甚而开始冒火。这次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极不美妙的印象,也彻底击碎了我对张江的美好想象和幻想。这些卷子的题目非常偏,一如印度公司风格的传说。但幸而我对java基础知识了解掌握尚好,头昏脑胀之下倒还能落笔如飞。答完之后我被请到了旁边。有个一起来笔试的哥哥也做完了题目,坐在我的旁边。他向我打听这个公司的情况,昏死。原来他是被猎头叫来的。说来惭愧,我是从来没有受到猎头的青睐,培训班什么的到不知从哪搞到了我的资料,常常打我手机骚扰我。大约是因为我的简历里证书乏善可陈。完全依赖自己现场实力而非证书学历,我大概能算是一个典型。只是这个典型我当的心不甘情不愿,虽欲给自己简历上金,却每每败给了自己的懒惰和松散,弄到最后无非给国家送钱,陪太子读书,成就了新一代先富起来的人,再次为国家每年的高gdp增长,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过了一刻钟后,人事进来告诉那位大哥可以回去等消息了——前面说过,等消息就是没消息,即使有也不是什么好消息。果不其然,等他走了后人事告诉我笔试过了,立即下一轮——也就是最后一轮面试。我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走进经理办公室,对面坐的是一个穿着民族风格十足的印度大嫂,旁边则是上次面我的哥哥之一。我心里一咯噔,心想今天估计要糟糕。果不其然,印度大嫂开始开“英语”:"hello,what is your english name?"。其的英语仿佛来自天外,又仿佛来自莎士比亚时代,总而言之,大约相当于小时候看中国电影那帮假洋鬼子卷着舌头说中文,国人以为开洋文,外国人却以为这就是堂堂汉语。oh, my god。幸而这句话过于简单,再听不懂就要回家打屁屁,我忙开始讲英语,随便佩服一下自己英语怎的这么好,个个原腔原味,发音纯正,堪为教科书之典范。接下去的谈话颇有些苦恼。因为要理解她的英语过于困难。而她竟毫无自知之明,更未曾给我留下一点面子,以超过美国黑人的语速滔滔不绝。虽然其中我不识趣得多次“pardon please.”,但丝毫未曾损害她说话的热情和语速,而我也竟开始不好意思,干脆摇头晃脑,频频点头,欺骗对方的同时,倒也欺骗了我自己,使得我自己以为自己听懂了什么,其实除了第一句我完全听懂了,别的我大多不知道她在说什么。最终她问我要求多少工资,在旁边哥哥帮助下我弄明白了她的意思,重复了上个礼拜的数字。她点了点头,然后比划着问我什么时候能上班。曙光就在前头啊,我仿佛看见胜利女神在向我招手,而我就要加入曾经的亚洲最佳雇主了!在激动中,这时我犯了所有面试中最为严重的错误,我告诉她下个礼拜四,也就是四天后。她和哥哥颇为惊讶,于是她重复了自己的问题,哥哥用中文重复了一下。我点了点头,继续傻瓜一样的点了点头,并告诉他们14号合同到期,我想走就走。他们更惊讶了,你公司没有和你续约?嗯?没有,他们忘了八(后来事实证明,真倒是真的)我有点意识到我说错了什么,但已经来不及了,对方那会相信阿?这是我这个月,甚至一年来犯的最严重、最失败的错误。这个错误顿时断送了我的前程,也大大打击了我的自信和自尊。在回来的路上我恨不得自己抽自己耳光,太蠢了,真的太蠢了。这件事情充分证明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白,一个彻头彻尾的白痴。面试就是斗智斗勇的过程,你征服不了别人,就要被别人征服。    然而,如果当时他们是立即据了我的话,我会一直怀念这个公司,并每每不忘自己在这里遭受的失败——但是这家公司的与众不同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28。脱蛹(三)    印度大嫂得到我再次的肯定后,她的眼光顿时亮了一下。然后她客气的让我出去,在门关上的一刹那,我再次听到了她招牌式的英语,当然,这次我还是没听懂什么。    10分钟后,她让我进去,飞快的说了一串。我没听明白什么便贸然回答。这时那位哥哥不耐烦的打住了我,他毫不犹豫地说:“今天立即和你签合同,工资xxxx(注:很低,比我原来工资还低),14号上班。你干不干。”最后一句话说得没有问号,只有一个句号,一个没有选择的句号,一个我在这里面试的句号。这时我开始有点明白怎么回事,懊悔愤怒的情绪立即卷遍了了全身。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立即说:“no!",委屈,气愤,类似的感情使我艰与视听,并开始用中文激动地说了几句。人气急下的话是很难记住的,我唯一记得是我当场斩钉截铁拒绝了这份对我来说不亚是一次侮辱的合同,并立即拂袖而去。对于我的表现,印度大嫂和哥哥也有点惊讶,不过对于他们来说,招一个程序员,毕竟不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那时的行业,大多是广招人,大降薪。所以在以后的不久,也许他们真招到了这样工资却又能干活的廉价劳动力。    回去的路上,我坐在车上,看着荒芜的景色在眼前不断卷动,我愤怒,我无奈。我知道我不能很有很有骨气的发誓:我从此再也不来张江。我知道为了生计的所迫,也许真有一天,我不得不到张江来工作。我只希望通过自己的修炼,和业内发展的变化,我不至于到这样荒僻地方,来谋取我那微薄的薪水。    第二天上班我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14号日益逼近,公司到底怎么回事,我当时可弄不清楚。机械哥哥让我去和老板说。我想了想,骨子里古代文人的自我清高(我受古代儒道两家文化影响比较深)开始作怪。我不愿去求这么一份合同。从某些方面讲,每个员工对自己的公司其实都有归属感,尤其是第一个公司。但我不。我在职1年多,自打罢工事件以来从未想过如何使公司变得更好。公司对我而言好像一个孤立无关的东西,没有感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恨。如果它倒掉了我也许还会弹冠相庆,虽然这同时意味着我就此失业,对我毫无任何利益上的好处,只有坏处。从这方面来说我公司做的太失败。公司和个人其实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公司要是倒霉了,员工大多也要到倒霉。不过国内很多企业家在填饱自己肚子的同时还拿走了本来属于员工的那一份。在这样的环境下《送给加西亚的信》便应运而生,老板们不得不需要它来为手下的员工洗脑,用高压加愚昧强迫统治员工。这些原本并不需要。有头脑的员工都会认识到公司与自己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真正有创造力的企业员工是公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公司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同舟共济,共同进退。我不敢说自己现在的公司有多好,它也做了很多我不满意甚至很不满意的事。但它起码让我认识到公司和我是一个阵线上的战友,公司好了,我才能更好。关于这点这个公司没人给我洗脑,而原来的公司无数次尝试这样给我们灌输这样的思想。前者我自发希望公司变好,原以为它变好而努力;而后者我对那套理论颇为厌恶,觉得简直在污辱我的智商。    回到当时。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我找了论坛上的泡泡眼,并通过他投了简历。我打定了主意,决定这次开低价钱,目的只有一个:拿到保底的offer。关于这点我颇觉得有点对不住泡泡眼大哥。他是我见到的技术不错的强人,一个让我尊敬的学长。他对我的照顾让我不知以何回报。    在投了简历之后不久,我的msn突然弹出了一个新窗口。。。
29。脱蛹(四)    我打开了窗口,是大哥的。大哥开门见山的问我是不是去他公司投了简历?因为他和我以前是一个公司的,所以人事向他打听了我的情况。待我知道他就座在泡泡眼的旁边,我一时竟一片空白。幸福,兴奋,惊讶,种种感情混在一起,也突地使我对他的公司产生了莫大的好感。    遇到老同事的好处就是使我进去的可能大大增加,其中部分原因是我搞到了几乎所有技术笔试的题目。在去他公司的路上,我真切认识到了上海极其糟糕的交通状况。说实话,他公司到我家的距离只有到张江的一半,而我却几乎花费了相同的时间来赶到他的公司参加面试。在最后几站我是提早下车,一路飞奔过去的。然而这一切的努力没有挽回我迟到半个多小时的结局。我很愧疚,我的未尝料到的意外恐怕给这个公司留下了并非完美的印象。    在那里我没有见到泡泡眼,却和大哥聊了一会天。面试的气氛比较轻松,我的发挥尚可。出于我以前工作经验的限制和申请岗位要求的差异,我的表现并非上佳。在回到公司后没几天我的合同就到期了。而公司方面依旧毫无音讯。我不知道公司的真实想法和内情,我也不愿去深为探究,最终接受了我离职时他们给出的原因。    14号过去后我的心境反而平静了许多。这时候有个公司打来的电话要求我去笔试。而在当天我正好接受了另一家公司的笔试通知。从战略的角度讲我应当参加这家公司的笔试,因为这家公司的层次比我要去的那家要高上好几个档次,起码前者说出来大家是略有耳闻,而且那个地方一度也是我心目中钱多事少福利好的圣地。但是我最终和他们协商了一下,对方人事比较通情达理,我们重新安排了时间。这次的安排使我差点错过了与这家企业交流的机会,因为我搞错了时间,最终我没能去按时去参加这家公司的笔试。当然此乃后话。    接下去我马不停蹄的赶往威海路参加了第三家公司,也是我最后一家公司的笔试。这是家德国全资公司。漂亮性感的人事妹妹是我对这家公司最深的印象。我很少使用性感两字,但那家公司的人事确实很不错,为人接物也是我这次找工作中碰到的最为温柔的一个。秀色可餐之后,面对我的是电脑上的一份自动答题系统。这是我看到的最为奇特的笔试之一。我尝试着寻找中文输入法,却悲哀的发现这是linux操作系统,而且未装中文输入法。笔试的题目涵盖面比较广,幸而大多我尚能侃侃作答。在做题的时候我发现这里听到的英语远远超过中文——可以说我进这家公司唯一听到的中文是人事妹妹和我的谈话。这个细节再次验证了英文的极端重要性,也使我真正开始认识到,英语是门工具,是交流的手段而非纸面上的考试和标准答案的对照。    回到家后,我开始等待这两家公司的结果。我继续投着简历,但却再也没有回应。是的,我找工作的这个月一共就面了四家公司,这四家公司在我投简历一个礼拜内已陆续全部出场,一个已被淘汰出局;而我就是拳击台上的选手,奋力作着最后的一击。在今天的现在慢慢回忆这一切,我愈发觉得冥冥上天已给我悄悄安排好了一条奇特而又惊险的道路,而我被命运之手推搡着,走向了我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30。脱蛹(五)    在下一个新的礼拜中,那家公司的人事怒气冲冲打来了电话,质问我为什么没有去笔试。在电话的最后她号称会再给我电话另外约时间,而这被沮丧的我想当然得认为是客套和推托之词。而泡泡眼公司原先约好的电话面试却迟迟没有来到,白白让我请了半天假。这真是一个倒霉的礼拜。    到星期五晚上,我气馁的发现我的眼镜坏了。虽然第二天我把它修好了,但对眼镜的担忧却并未因此而泯灭。于是我去茂昌新配了一副眼镜。因为我不入流的外貌和衣着,店员把我当成了一个学生,并拿出一副不怎么样的眼镜。我接下去的举止颇令她惊讶,因为我对她说我要店里最好的镜片。不计较钱的消费的感觉是非常酷的,可惜这样的感觉对我来说显得过于稀少。不过对于镜架我向来不多考虑,只买了300多元的一副。这点成了我的一个遗憾。因为这个镜架配不上我的那对镜片,尤其在价格上。在付完钱之后他们告诉我这个镜片正在搞促销,赠送350元的交通卡。这件事被我当成了一个先兆,一个我运气不错的先兆。在签名拿赠品的同时我发现就在这一个上午,配了这幅镜片的人居然有近十个。看来有钱人,真是不一般的少。    好东西外表光彩,背后的故事不在其中却难以知道其中的故事和难堪。此镜片极易磨损,不能用一般的布或纸巾擦,一擦就是一道痕。这意味着我需专门购买相应的清洁剂,隔三差五就要好好保养一番,着实麻烦。到后来一般的场合我都不戴,继续使用着原来的眼镜。    而我的运势却似乎有了真实的改变。泡泡眼公司的越洋电话终于打到了。我的破手机在这次面试中立下了奇功:向来一会就把电耗光的它,居然在两格电的情况下整整撑了近两个小时。这段时间对我是珍贵的,因为它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电话面试,并进入了最后一轮面试,与他们的老板直接对话。如前面所言,我提出的薪水要求是我找工作中最低的,再一个礼拜后我拿到了这家公司的offer。而在这个礼拜我又顺利拿到了那个德国公司的三面通知。这次是个意大利人。他的英语也颇难听懂,幸而旁边有个国人,顺便用英语给我“翻译”了面试官的问题。他的英语很不错,发音也很纯正,真是我学习的榜样啊。在结束的时候老外告诉我如果通过了下个礼拜会有四面。听到这句话我差点昏厥。据说微软也只有7面,而这么一个小小的公司居然共有6面。而不幸的我已没有机会去体验这传说中的6面,因为我始终没有拿到4面的通知。  这时我已放弃希望的那个公司也来了电话,我们重新安排了时间。上海的破交通再次让我估错了时间,我又迟到了,并差点错过了笔试——我不认为在两次失去笔试机会的情况下,他们还会给我第三次机会。笔试分英语写作、智商测试和技术问答三部分。其中技术题是我见到的最简单的一次。这次笔试我感觉做得很不错。在填写工资期望的时候我一时机灵,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提高了一点。这是我这次找工作中最正确的举措之一。后来我果然通过了笔试。在全公司卡人最紧的面试官(当然,当时我可不知道这些。而不久后,因为他通过率过低被公司毙掉了面试官的资格。这点,对我来说不知是不幸还是大幸)的追问下尽力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在我就要离开的时候,人事叫住我,我通过了,并立即参加下一轮的面试。在这最后的面试中我后来的部门经理流露出要安排我去测试部门的意向。我拒绝了,出门的时候我很有些后悔,如果因此失去进去的机会那就更为可惜了。回到公司机械哥哥告诉我大公司就要去测试部门,那里才是真正能学到东西和有前途的地方。我不知道别的公司怎么样,反正在这个公司情况确实如此。开发部门分工过细,到最后往往只是颗螺丝钉,离开了自己原先的岗位可能什么也不会。我看到一则报道,美国人做工程的不到4%,大多数的下脚料和编码的工作都安排到了印度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外国大公司在国内的研发机构,在我进去后破灭了我原先的幻想和想象。这是后话,在我离开这家公司并再次沉淀的时候,我再慢慢诉说我的新的故事和人生。    31。离别&大结局    我现在手里有了两个offer,何去何从已然清晰。此时大约是7月底。我的小心谨慎使我没有立即向公司摊牌,而是先静心等待体检的结果。反正我无合同在身,可以随时离开不用承担任何的责任。这个时候我出于对项目和公司的责任感私底下向项目经理透露了我的意向。项目经理立即向公司做了汇报。他太积极了,甚至搞不清自己的位置。他只是一个呼之则来唤之则去的打工仔,而他却俨然自以为是公司的老板抑或负责人,慷然承担起公司股东的责任来。这点使我们组里的成员颇为不解。    公司对于我的离去并没有太大的惊讶和震撼,这是正常的。我们那时正处于空闲期,老板想尽办法给大家安排事做,比如给代码添加注释什么的。项目经理安排机械哥哥接我的班,这点让机械哥哥叫苦不迭,他加快了离开这个公司的步伐。在我离开公司不到一个月,他立即离开了那里。    项目经理一边安排我离去的后路,一边劝说我留下。我告诉他合同到了,他信誓旦旦的说这是公司的疏漏。并不断的说我过于内向不开朗。他说如果我有加薪的意思可以和他说,他会去和公司商量——讽刺的是,真正决定我能否加薪的ceo、cto直到我最后的离去并没有和我有过任何的交流,更别说加薪了。在一个根本不重视人的公司里,我还能指望什么呢?  项目经理单独和我谈了好几次,他侃了公司的前途,公司的发展,公司的业绩;告诉我工资的增长要考虑到其他人,我不能自私的要求给自己加太多。对此我其实已无兴趣。我对这个公司没有感情,更谈不上好感。更何况我手里最好的offer,是这里待遇的近 300%。为了这个待遇我等了太久,也付出了太多。我对得起原来的公司了。    代表公司真正高层的人事最终和我谈了话。在旁边的z夸了我稳定,人事告诉我我的合同完全是公司的错误和遗漏。照我推测,他们大概根本没想到有人还会合同到期,此时公司里除了老板没人比我资历更老,即使ceo 也和我不相上下。而我告诉人事给我一个礼拜时间的考虑,同时我也想知道他们给我什么待遇?我说一个礼拜是因为每月的5号是发上月工资的日子,下个礼拜就是 5号。我想把我所应得拿到手。毕竟手里有钱,我再无后顾之忧。一个礼拜后人事告诉我公司的决定:加薪20%。我笑笑,于是我和这个公司的合同就实际上结束了。    项目经理对这个结果颇为不满,并迁怒到我身上,说我没有职业精神。实在可笑。而正是出于职业道德我延长了我的合同,帮他们做到8月10号,顺利完成了工作的移交。回想当年那些大哥的离去,是如此的迅速和快捷,以至于根本没有任何的移交,也没有相应改变工作的计划和日期。相交于当时我的狼狈和压力,机械哥哥实在幸福。    8月10日,我收拾了我所有的私人物品,离开这个给我留下太多痛苦和折磨的公司,走向了当时我心目中的美好前程和圣地。我的第一年的生活,痛苦,迷茫,压抑,也使我从一个满怀着对it绯色梦想的男孩,真正开始成长为一个普通的it软件编码人员。    在我离去的时候,我的一些同学,已有了自己的公司;    在我离去的时候,我的一些同学,已在大型国企站稳了自己的脚跟;    在我离去的时候,我的一些同学,已开起了自己的私家汽车;    在我离去的时候,我的很多同学都有着自己的不错的工作和收入;    也在我离去的时候,在infosys的一个同学向我诉苦,说自己公司的不是;    更在我离去的同时,一个我以前同寝室的人为了加薪到2000元的月薪和老板闹翻,失业至今。说一下,他是在上海。    活着,跋涉着,在骄傲和迷茫的同时,我前进着,走着自己的路。    机械哥哥对我说,在5年后,大多数同学的生活是差不多的,都是一个凡人,一个普通人,作着普通的事,拿着普通的薪水。    在我眼里,刚毕业的时候差距是巨大的。现实究竟如何,我更为相信机械哥哥的话,只是这需要时间的验证。唯一不同的是,我有着梦想,继续艰难的在新天地中,书写着我新的篇章。    [全文完]    后记:  很感谢能继续看到这里的读者们,也非常感谢那些回帖帮顶,甚至写出不凡回帖的网友。    此文我会整理一遍。起码此时已有老同事指出了其中的几个错误和不实际之处,我需要一个现实的整理版。而我对其的后半部分也绝非满意,有时间我将重新更新一遍,写成一部相为精彩的精华版。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写连载真的好累,我需要调整休息一下。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2005年2月9日大年初一晚关于《挣扎》连载登出以来受到了一些反馈,现在此一一作答。首先是关于本文的真实性。本文既是真实的也是不真实的。说它真实是它确实发生;说它不真实是因为毕竟只是我的所见所闻。我不是科学家,也不是记者,我只是个记录者,记录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尽量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将自己的主观影响降到最小。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那次罢工。我既没有参与每个员工和老板的谈话,更没有在老板的办公室里安装窃听器。至于密切跟踪每个员工以切实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真实情况,我也是做不到也没有哪个兴趣的。所以我只是记录我的所见所闻,至于究竟是不是就是事情的真相,如果你非要讲客观的话,我想世界上没有什么人可以以给你这样的保证,即告诉你这就是真相。其次是个人的选择。我认为工作没有好坏,只有适合自己与否。有人喜欢钱多,那就去钱多的地方;有人喜欢挑战,那就去挑战的地方;有人喜欢稳定,那就去稳定的地方。你眼里的天堂不一定是别人的天堂,别人眼里的地狱也未必是你的葬身之处。我也只是记录,没有劝导。我的经历有限,也无法给所有的地方一一作出评价(即使有也未必和你感受的一样)。所以问我个人道路的选择,我能回答得尽量回答。我没去过或者很深了解得我也爱莫能助。而对于工作的具体讨论,个人有个人的想法,不愿争辩。然后是本文的组织。因为时间和记忆的关系,有些地方凌乱,有些事件的发生顺序可能弄混了。在全部写完之后我会重新整理一遍。照我想法最好请我的老同事看一遍,修正一些我记错、搞错的事。对于我现在的公司和以前那个公司的名字。我觉得没有说出来的必要。it流动大,今天在这明天还不知在那呢。而以前的那个公司,虽然给我留下伤痛,但毕竟给了我工作和积累经验的机会和环境。此外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好的会变坏,坏的能变好。所以它的名字我不想说,免得大家认定这就是个垃圾公司,反而不好,更违反了我的本意——我不是来揭露批判什么的,只是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的经历。对于我原来公司的前景,大家不必把它想得过于糟糕。实际上这家公司市场做得很不错。我觉得它还是很有前途的,至少在目前是欣欣向荣,前途无量,以后成为像华为中兴那样的公司也不是不可能。最后扯些个人观点。上海it软件编码人员1/3收入不到税前3000。这个数字高不高看你怎么比,你的起点是什么。起码我觉得3000的月薪比中国8亿人过得好了,好歹也是top40%。it的起薪比较高,后来发展前途很不好说。我看下来别的行业很多一开始大致没有it的钱多,5、6年后则差不多。发展得更好的也是比比皆是。这个看你怎么选择了。我觉得做这行要踏实,光往上看是看不到头的,永远郁闷去吧。毕业来我一直在外资单位。感觉自己变苯了不少,说话越来越像傻比。今天就又说错话了,郁闷。国企和外企纯粹是两个体制两条路,去哪一个自己要慎重,从哪跳到哪都要吃点亏。尤其从外企跳到国企,吃亏更大。因为技术还可以学,资历职称则是要靠时间熬出来的。我觉得国企的人更懂得人情世故。至于是否自由要看哪个角度了。这个月我在家作东,对国企和外企人的差别很有感触。国企的同学来的时候都买了礼物,吃饭的时候客气请我父母上座。走的时候向我父母道别。而外企的人两手空空,吃饭的时候仿佛我父母应当躲在厨房里烧饭的。走的时候也一声不吭的走掉。并非我就此偏激的认为所有的国企、外企的人都这样,我也不介意外企的同学的行为(貌似我也是如此)。但做人像国企的几位兄弟一样没什么不好不是?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