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6日星期日

一个IT毕业生的挣扎(续2)

14。新的cto&又见羽毛球赛
某个星期一的早上,在公司的周会上,老板不无兴奋得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一个新的哥哥,被任命为公司的cto,而原来的cto,即那个东京大学的硕士,则担任顾问一职。对于此项安排东大硕士显然颇为不满。不久以后他就离开了我们的公司,而老板则再也没有提及过他。新的cto在那里读的博士,我已忘却;当我仍然记得他是浙江大学读的本科,在欧洲贝尔物理实验室作过10年的研究,后来又改行做了数年的销售。他的到来给公司带来了一整套的企业解决方案,其大致相当于自己构建的一整套j2ee。这套方案让老板振奋不已,但对我来说并非是个很好的消息。学习使用这么一套框架,并不能使我的简历增加多少的光芒,更不能因此让我从此成为j2ee这些业内广为承认和应用的框架技术的好手。虽然老板不断的鼓吹公司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但员工真正的关心的毕竟还是自己的简历和待遇。所谓的双赢,也并非只是员工单方面的付出和贡献。不过我发现中国的老板和人事好搞这一套,大概也算是我国的一种特殊国情把。    在此期间我看了坛子上比较著名的几篇个人传记,最有影响和震撼的是《贫穷逼我离家独身来深圳》和《一个it人的十年路》。他们都告诉了我一个普通人,往往还是个一名不文的穷小子,怎么从艰难的环境下逐步成长,走出一条自己的成功之路。这些传记给了我很大的激励,也使我萌发了写自己传记的念头。幸运的是,我的经历还是可以写一写的,而并非像一些幸福的人们,平淡,在毕业之前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制度化生活。    与此同时我开始申请做母校论坛某个重要版面的斑竹。网管此时显示出了其宽宏大量的一面,作为论坛上曾经的造反王,带头弹劾网管的人物,我几度浮沉后再度入主了权力圈。在此说这个是因为论坛已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有人嘲笑我有相当部分生活在虚拟社会中,但这是现实,论坛已部分和我融为一体。一度我以每篇主帖都能在母校论坛被加精华,南大小百合被首页推荐为荣。其中基本都是在上班时间完成的。由于当时我太空闲了,我甚至对南大小百合小说版斑竹产生了兴趣。不过那时我资历不够,(潜水得多,灌水的少)我放弃了竞选的念头。这些无聊的举措一直延续到现在,其中的差别是我已没有多少精力去照顾版面和写帖子了。    在现实中,为了尽快让大家熟悉起来并作为一个团队开始卖力的工作,公司又举行了两次活动,一次羽毛球赛,一次去某个度假村玩。羽毛球赛仍然是老地方,不过这次我轻车熟路而且公司组织得当,效果还是不错的。而ceo和cto都开始喜爱上了这项运动,此后公司便慷慨的在每个礼拜安排了一次包场,地点在华师大。ceo则成了最热心参与这项活动的人。在此不敬地说一下,新员工的努力和敬业程度实际是不如老员工的,虽然老员工会闹,看上去比较刺头,但我倒没见过他们在工作时间作出过了什么太不职业化的事情。而在老板眼里“职业”什么也不说非常听话的新员工,到有一些作出了令我颇为惊讶的事情。比如我碰到的唯一的南大的哥哥,习惯于上班时间打网游,这点太夸张了,我在业内今生只见过这么一个人物;另一位从德国回来的小硕,则偏好于qq聊天。虽然聊天不算什么,很多人都这么干过,不过他是我见到比较上瘾的一个。    在这些活动中,我最觉得收获的是在去度假村的路上和一个交大通讯硕士的一席谈话。他让我大大开了一番眼界。因为他的学校和经历,他和他同学的职业故事使我对业内很多著名大公司有了一些粗浅但可能是比较真实的了解。尤其是ut-starcom,因为他以前就是这家公司的员工。交大通讯硕士是绝对支持钱多事少福利好的工作理念的人。大凡持这种理念的人,对当前许多“牛”公司大多不以为然,而偏好于一些很多人觉得没有“前途”的工作与行业。只是这样的行业和工作,着实比进那些“牛”公司困难太多太多。持了这种观念的人,在我所能接触到的范围中,也只是徒叹奈何、认命奋斗最终没有(无法)离开自己行业的人。他的经历使我认识到,人必须要摆好自己的心态。比如他的一个同学,做医药的销售,一年的个人所得税比他一年税前工资还高,你要比,比的过吗,比的好吗?他同学无非一介小兵,上面有钱人多的是。比过他你仍然会发现无数的有钱人,冷冷笑着拦在你的前头。你技术再怎么磨练,能达到如那个销售的境界的少之又少。所以说,只看着钱,这行无非让你越做越郁闷罢了。那时我认为,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就是成功。一个人如果追求的不是金钱,他即使腰缠万贯也不会因此得到幸福和满足。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嗬嗬,我没有大志,平淡的人生即可。但是我的生活做不到平淡,从传统的观念来看我的生活还是残缺的,那谈得上平淡?带着老婆孩子到农村种两亩青菜,养群小鸡的生活,也不是那么得容易,更不是人人都能享受的。这是我痛苦的根源。然而人生在世,短则数十,长则上百,真正最辉煌最有意味的还是青春。青春太短了,长吁短叹也是一晃而过,快快乐乐也是一晃而过,又何必徒然置自己最美好的时间于整天的压抑和痛苦之中呢?从此以后,能改进的我尽量改进,自己不愿真正去改进或改进不了的干脆坦然受之。成了一个宿命论者和一个全身心投身于工作的工作狂后,我的生活倒是简单和快乐不少,以往的痛苦和折磨,如不是细细的揭开和审量,居然也不来占据我已不能收受更多痛苦之心灵。长此以往,我终于得到了片刻的安宁和快乐,甚慰我心。    15。圣诞节&我的情感生活    圣诞节到来了。我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朴素本色。在同学聚会中,就有人不客气地说到我毕业和不毕业一个样。因为别的同学,个个开始衣着光鲜,有模有样,只是我还留着邋遢不修边幅的模样。生活使我开始失去了以往的敏锐和细腻,转而到油盐酱醋这些切实的现实中去,愈发显得我老土而没有丝毫的魅力。    圣诞节的那天晚上,我凑巧和助理妹妹(姐姐)一起回家。她告诉我她要走了还沉浸在自己世界的我居然傻乎乎的问她去那里,助理姐姐差点厥到。我当时只想着早点回家吃饭而未曾注意到她的内心变化。助理姐姐那时很寂寞。当然我到现在仍不大能理解为什么大家着急地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我太相信缘分,其实我也觉得缘分很多时候是不存在的。不过我也只能寄托于缘分之中,来麻痹自己的心灵了。前面说过,我的心很小,容不下那么多的痛苦。大学的时候过于执著,结果差点要了我的命。为人还是难得糊涂一点好。    那时的我早已没有任何的怜花惜玉。我长得不帅勉强够格不吓人,身材迎风则到伏风则卧,兜里没钱还嘴上没毛,给人幸福只能考虑精神层面而物质层面纯粹害人害己。闲话少说,那时的助理姐姐孤孤单单,在圣诞节倒是不失浪漫,只是那年圣诞没有男人给她浪漫。人寂寞的时候或许只想找个依靠和寄托。不过那时我满脑子只是代码、生计和未知的前途,如果换作大学时代我或许到会乘机浪漫一把指望来个干柴遇到烈火。不过我已不是烈火,只是一塘发臭的死水。助理姐姐即使是干柴也不愿向我这么一个先天不足、后天又没培养好的人绽放出她内心的火焰。最后的情况据我小小的推测,助理姐姐想必留下了此人呆头呆脑、不解风情毫无体贴男士风度之印象。呵呵。回想起大学的时候有个妹妹对我说:“。。。你很周到体贴,这是我和你交往的唯一原因。”真是天壤之别。不过这些废话对我来说早已没有任何意义。生计的挣扎已过于辛苦,我已无心再去营造情感挣扎的痛楚和难受。所剩下的只是为了无聊的目标的自我磨练和积累,指望着早点能真正实现自己今生在生活中慢慢树立起来的不足为别人道的人生目标。    助理姐姐走的时候请我和一些同事吃了饭,这顿饭用尽了她在这里工作的所有积蓄。不过我到以为她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在饭席上挑选一个好郎君或者有善心人能推荐一个好郎君。是否有结果我不得而知,不过我是肯定没结果的。最后付款的时候交大通讯哥哥男子汉气概大发,坚持要说由全体男士付款,并慷慨的掏出信用卡来。当时大致情况相当于项羽碰到了虞姬,英姿勃发只为美人一笑。不过从道理上讲他也没做错什么。从这件事我明白了女人的饭不是能随便吃的,尤其自己怎么看都离小白脸差个十万八千里。不过这个代价让我有点心疼,100元和一顿没有吃饱的饭,唯一的收获是好歹去高级点的饭店走了一遭。    走的时候助理姐姐酸溜溜的说起新来的行政助理比她还漂亮,这点在后来得到了证实。而那个新来的行政助理,对我后来的生活,包括事业和情感,又起了很大的影响,属于我在这个公司中,碰到的对我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16。重用&ISO2002    再次回到项目上来。当我看到mpp的时候,我是根本摸不着头脑的。不过在我们公司,这个玩意毫无用处,很快就不再被人提起了。这点和我现在的公司很不同,mpp是我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当时我被安排负责一部分界面的编写。在折腾了一个礼拜之后我学会了如何熟练写一般的界面。我不喜欢用jb此类图形化构建工具,我喜欢完全手写。销售哥哥说我做到这样已经是属于牛人了。我当时大吃一惊,直到如今我仍把它当成个笑话虽然销售哥哥说话的时候一脸的严肃。后来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不少做界面的人还是喜欢使用像vb这样的工具来画界面而不是像我这样的手工code。    这时一个新员工对日本提供的部分源代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着手把它重用到我们的项目中来。看日本方面的源码是很累得。因为我总觉得他们把简单的东西弄得过于复杂,另一个头疼的问题是注释看不懂。虽然日本人写码很讲究注释,但他们的日语注释除了让IDE界面看起来花花绿绿更为好看之外,并没有对我实际产生什么有用的作用。这时候用工具构建界面的缺憾在我面前一览无余:稍微改动了一点代码后就再也不能在jb界面构建器中正确的显示。而面对着日本前辈们留下的如jpanel1234这样的命名我差点疯掉。重用,重用,我们为什么要重用啊?我不解。不过没人给我解释。大约也只有在我们这样的小公司一个新员工可以有这样的自由和权利,去这么折腾一个项目。在我终于把代码理清,在日本方面的架构上把程序跑起来的时候(其中经历了数次加班,反正在职业化的经理眼中,加班是种非常廉价几同于免费而且有效的办法。而我一直纳闷,他亲自以身作则,每天晚上加班,每个双休日也来,居然未曾要过任何一笔加班费,甚至连晚餐费也没有。大概这真的是所有老板如获至宝的职业精神把),公司告诉我们,所有代码作废,重新编一套系统,而且是跑在cto带来的新平台上。于是在客户端组劳心劳神1个月后,所有的工作回到了零点。组内人员唉声载道,不过那位最先提出重用的哥哥却因此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并最终列为了公司重点发展对象。    这个时候公司开始决定申报ISO2002标准。我被公司选为软件部的内审员。为了使公司看上去更有氛围,在人事经理的安排下,公司重新作了门口的标志,墙上也贴了几幅油画和鼓励员工加班加点、吓唬员工不努力就要失业的标语来提高士气。销售哥哥告诉我那些标准的外审员很有钱。比如ISO是800美金一天。CMM比较吃香是2000美金一天。哦!那时我甚至做起了从内审变成外审的美梦。不过现在倒是离这个目标是越来越远了。赫赫。    这个时候公司的人员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因为到了年底,公司原先的承诺却未能实现,比如年终双薪。一批老员工去闹了闹。不过那时他们已势单力薄,公司给了每个人2000元特殊贡献奖了事。在拿到奖金后,又一批员工走了。不过他们走的不是时候。因为日本人又来了,且要看看组里的人员。他们拿着手里的名单来一一寻找。老板着急之下立马把我摇身变成另一位走掉的同事。偷梁换柱之后居然能够瞒天过海,不知是我演技太好还是日本人过于天真。而那个日本老处女(日本女人结婚了一般不出来工作)对每个名单上的人物都能找到对应的员工感到十分满意。此次历险用某人的话说是在日本人的眼里,中国人都长着一样的脸。    德国硕士哥哥的离去很有戏剧性。那天经理找他察看进度。早看经理不顺眼的他旁诺无人的继续聊天,在敲完最后一个字符后方才回头问他什么事。经理当场被气疯了。他写了一片措辞严厉的信把这件奇闻通告全公司。得到的效果是德国硕士哥哥用了类似的语气反讽了一遍并挥袖而去而不是他想象得痛哭流涕乞求他的原谅。当天下午德国硕士哥哥就不再在公司出现了。    此时测试部也走了人。他兴致很好的告诉我们他去了毕博。工资翻了一番。毕博阿毕博,那时对我来说真是个神往的地方。而当我知道新来的行政助理她男朋友就是毕博的人事的时候我更高兴了。我那时最想结交的就是做人事的朋友,尤其是在大公司做人事的朋友。听上去很势利,但现实已不由我多想。业内有着良好的人脉,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人事工资往往并不是很高,但他们却能四两拨千斤,介绍出人事工资数倍甚至几十倍的工作来。这一点,在以后和行政妹妹的聊天中,我愈发证实了这一点。    17。过年在公司第一次过年的时候,我早已对它失去了任何的信心。虽然公司门口贴上了漂亮的一对小金猴,但我没有感受到任何过年的喜悦和气氛。而过年对我来说真是件残忍的事,这意味着我必须走亲访友,去面对着他们善意而又恶毒的询问。而我父母,也往往用血一般的教训,来劝导我向自己的兄弟姐妹学习。大约正是这个缘故,所以我知道哪些地方是怎么的爽,却不愿真正为之而努力,偏偏选择这条路的原因吧。    由于对公司毫无信心,所以接下来的事情我倒也没有太为惊讶。老员工们拿到1200元的年终奖(不好意思,那是我已是公司少有的老员工之一,大约可以排到top5),而新员工则拿到了800元的奖金。这笔奖金的发放颇出乎我意料,以至于有段时间我老盯着老板看,没别的,只想知道他突然如此大方的缘由。    拿钱的时候行政妹妹不断问我拿了多少。羞愧的我无言以对,只说1000罢。行政妹妹此时显得颇为兴奋,并大为感慨了一番。大约因为这笔钱对她而言是笔很了不起的财富。我知道一个和我同届的人,在用友,拿了大约5000税前的收入,号称是工作3年经验才拿得到的收入,而行政妹妹对他也颇为崇敬和赞叹。虽然大家的眼光总是喜欢放在高处,但下层的生活确实触目惊心而且切实存在。在上海到底平均有多少的收入?我不大知道。不过据上海市政府的统计,平均工资大约就在1400左右。年薪赚个10万以上的,大约也就100多万八。有次我爸爸出差,闲谈间外地的老板想当然一位上海人一年拿个10万是底薪。真是搞笑。大约大家不知道有些地方每天工作17小时,连续干3个月才能休息一天。这样的环境工资只有800元。不过低微的收入仍然支撑起了上海的高消费。行政妹妹的故事是个比较有力的证明。行政妹妹曾去补一双破得不能再破的鞋。她的理由是这双鞋好看。好看?我没看出来。不过照我的想法这双鞋真得好看再去买一双新的就是。但她不。在被修鞋的老板斩了一顿后她愈发闷闷不乐起来。不过于此同时她却经常出入上海新天地最高档的酒吧,每个礼拜都会出去到我尚不敢去消费的饭店吃饭。我现在的收入是她当时的好几倍,也从未尝试过去酒吧泡个新鲜,穿的一整套衣服还没有人家一条裙子的贵。上海人要都像我这样,gdp只怕要下降好几个百分点。行政妹妹不仅有力促进了夜上海的繁荣,更大大促进了上海的饮食业。不过和她一起吃饭的倒不少是有钱人。前面说过,人事能四两拨千斤。她男朋友当时收入不高,但成功介绍了数个高薪职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98华师大的本科生,从微软跳到KDS,12000的收入啊!这样的故事对我有如神话。在我尚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时候,比我只大了一岁(也许还比我小)的人士早已拿了我n倍的工资。而后来我知道李大哥在我的年纪的时候,早已坐上华为付总裁的位置,一年的收入,只怕比我这辈子的还多。赫赫,所以往上看气死,往下看吓死。还是好好看看自己,知足常乐,难得欢心颜阿。    不过公司如果仅仅是发了这么一笔钱的话,那也不能算是我的公司了。在那个时候老板苦心要营造一种我公司的企业文化。在苦恼中,灵光一闪,他找到了!启发于我公司楼下的一个企业,我老板立马仿效。当然依样画葫芦也不能照搬照抄,于是《送给加西亚的信》换成了《你属于那种人》。这类书籍实在恶心,大体上相当于古代帝王劝导子民山呼万岁,灌输让你活着就是皇帝给你最大的荣耀的思想。洗脑的作用是明显的,到最后大家都成了奴才而不是人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贱?——奴才!国内向来不缺奴才,从商品的本质讲本来只要做个人手就可以的,只要不要一不小心做了人渣。不过人手经过磨练能变成人才,精英们对此很清楚,国内僧多粥少,多一个人才少一份饭碗,聪明人可不愿意。于是立志要把大家变成奴才,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自然出不了人才,已成了人才的人,固然就高枕无忧了。所以社会上多的是似是而非的观点,聪明人拿来骗人为自己谋利,中智的人明了这些咬牙加以揭露,不过更多的傻瓜奉以为至上的信条,要不你看那脑白金,咋就有那么多脑白痴去买它呢?(呵呵,激动了,各位买了脑白金的哥哥不要砸我)
在又一个简单不引人注意的生日以后,我步入了我人生的第24个岁月。依旧孤独,迷茫,甚而更有些踉跄的走着。在过年的时候,我冷漠的笑着,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亲戚、好友。虽说金钱并不是唯一被人看中的东西,但金钱对一个人的影响确实是巨大的,即使是在自己的亲戚和朋友中间。我的一个亲戚很喜欢打问别人年终奖金和收入情况。这个很让我难堪,虽然我知道他并非故意去伤害别人的心,但我还无法坦然去面对这一切,只是因为我还是一个俗人,一个有着正常感情的凡人,尤其在我这一辈的兄弟姐妹们年终奖就比我一年总收入还高的情况下。那时的我还没有看过猎头的故事,而我的心态在那时尚没有达到像目前的境界。所以面对着明明不比自己优秀甚至比自己糟糕和不求上进却比我有钱的真实,我有些愤然,甚至有些不平起来。    穷则思变。我开始真正关心起自己的前程,自己的未来。在大学的时候,我对自己的前途的想法固然是十分天真的。比如我入行,当时想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学习,在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后成为一名合格的系统架构师。成名成家过于遥远,我倒也不认为我有此机遇和天分。至于发财致富,在我眼里则更是火星上发生的事。对我来说,只想平淡而又安稳的度过这一生,正如我父母所期盼的那样,平淡,小康。在这里说一下,在我妈妈的眼里,我每个月能有个5000元,就足以使她骄傲和满足了。在此请大家不要评论我的父母。在这世上他们是唯一对我好,爱我的人,也是我现今唯一所爱的人。他们的观点,或许你不赞同,但我到以为,真能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生活,那日子已经完全称得上幸福了——金钱不能带给你幸福,而亲人和心态能带给你幸福,永恒的幸福,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但我不幸福,除却我父母的爱外,我并不幸福。父母总会老去,倒时我真得不知该怎么办。听上去我颇为恋家,但我一直认为自己非常的独立。我到今天的每一个成就,都是我自己努力和奋斗的结果。我没有关系,更没有背景,如同一棵路边的野草,自生自灭。唯一宽慰我心的是我父母自始至终对我默默的支持和爱。我的独立是让现实逼得。在前面几部自传中应当能够看到我成长的历程。我一直渴望宁静和平淡,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无法宁静和平淡。为了这个目标我奋斗了24年,而在可预期的岁月里我为了这个目标仍将继续奋斗下去。    于是我开始关心起一些与我工作无关的事情来。一个是财务,一个是管理,另一个对我有些遥远,那就是市场。我不从事这些行业,但我可以观察。小公司的一个好处是你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里面整个的运作流程,在大公司里,也许你连自己部门是怎么运作起来的都搞不清楚,更别说整个公司了。大公司要学的是规范和制度,而在像我当时那样的小公司里,我的老板,是我学习人治管理和个人魅力最贴近的老师和教材。我开始学着揣测他的用意和做法,观察他对公司运作的想法和操作。《穷爸爸,富爸爸》告诉我们,你诺想致富,就必须用富人的眼光看待世界。当钱对你不再是生计的考虑,而是一连串的数字的游戏,钱就不再是你生活的瓶颈,而是你手中掌握的工具和玩物。我窃以为,人生如此,才真正算得上是金钱的主人,而非财富的奴隶。    话虽说得轻巧,但实践和理论之间是有非常大的鸿沟的。在当时我首先给自己明确了两点:1。心态一定要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我的一个亲戚年收入上百万。说白了他其实真正就是运气好。天就是要让你发财你挡也挡不住。比如有些幸运儿生下来就是比你祖宗十八代加在一起还有钱,这没办法。气不过的现在多做好事多积德,下辈子投胎前擦亮眼。2。要敢做敢想。你自己都不想,不去抓住一切你身边的机会,你要是能成功,除非上天掉下个金元宝,还正好砸在你的口袋里。当然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只是我还不敢肯定这事就会发生在我身上。在我某天醒来发现自己口袋里莫名其妙多了一个金元宝前,我起码要做点什么,比如天天烧香拜佛祈祷上天给我这样的好运把,呵呵。从另一角度讲,我现在很穷,一无所有,即使我失败透顶也无非如此。但敢做不等于蛮干。在社会实际中我知道很多摆小摊的,比如路边不起眼的水果摊把,他们的收入可不比微软一个高级工程师低。但我诺去冒冒失失也来个照样画葫芦,摆个水果摊,估计血本无归的可能性很大。无他,信息就是金钱,我压根儿不了解这行业,干不了。实际中我能接触到的是软件业,在目前来看,软件业我更熟悉一些。但软件业要单干辛苦阿。这是因为其投资大,回报慢。作为一个小老板的角度想(汗一把,我还远远不是老板,只是一个穷打工的),世界上编程门槛应再低一点,软件蓝领再多一点。因为我看下来软件业的一个重要成本是人力成本,而这个成本在中国如此众多的人力资源下,应当是非常便宜取之不尽的,而目前尚不是如此——国内企业和海外竞争的一个重要筹码,就是低廉的人力资本。社会生产力发展至今,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和摄取最大回报的(在一个公正和平等假设下),是那些能组织调动各方面资源的人。商业,能互通有无,组织协调,进一步促进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解放。这就是为什么这个社会会被叫做商品的社会,这个经济会被叫做市场经济的原因。这一切的思考使我非常的发汗,并进一步思索自己作为一个员工在这个社会变革中的位置和意义。令人惊奇的是,在半个世纪前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美国一些社会学家惊呼美国人越来越懒,而工作时间将会很快缩短到15小时一周;而仅仅过了50年,生产力进一步达到前人不可想象的境地的时候,前人的预言却成了一个彻底的笑话,美国人,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劳动却更为繁重了。    话说回来,这些背景其实对我并没有实际的意义,而我的意义就在于,如何在这样的时代中更好的生存下去,而这,成了以后我最为关心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我非常感谢这个公司。如果我一开始进了一个不错的公司,我认识到这些起码要晚上这么几年。虽然认识到这些并没有使我立即摇身变成一个大富豪或者一个大牛人,但却使我开始真正考虑和思索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道路,也更为乐观和平静的对待面前的艰辛和现实。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