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日星期日

佛教法音

甲提出问题:不知是否佛不须经过学习或训练,就会操作电脑、飞机、火箭,微积分学、基本粒子学,核子融合学………


乙作出回答:让我们先从学习谈起。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依赖到看、听、嗅、尝、触、和思考。在从小就眼盲的情况之下,我们是不能学到需要用眼睛才能看到的颜色、文字、及绘画。

在从小就耳聋的情况之下,我们是不能学到需要倾听才能掌握的语言,歌唱,和音乐。

在从小就嗅觉失灵的情况之下,我们是不能学到分辨什么是香,什么是臭。

在从小就味觉失灵的情况之下,是不能学到甜、酸、苦、辣、咸。

在从小就全身瘫痪的情况之下,我们是不能学到打和触摸所代来的感受;我们也没有机会去学走路、跑步、游泳等。

在思考方面,从小就眼盲的人在思考时会少了借颜色、文字、及图像来思考,因为从小就没有看的体验。从小就耳聋的人在思考时会少了借声音为思考的一种材料,因为从小就没有听的体验。对于从小就不能嗅、尝、触的人,在思考时,也同样的地因是少了某方面的经验,而在思考时也缺乏了某方面为思考的一种材料。

当我们在看、听、嗅、尝、触方面有缺陷时,在思考上会连带的有了缺陷,而影响到了学习。


刚才我在上面所讲的,都不出“十八界”。“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和“六识”。而我们在学习时,都是在“十八界”的范围里。(别把“十八界”和“十界”搞乱,这两者是两回事)。

“六根”,也被称为“六入”,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请注意,“眼根”不是“眼睛”。既使是你盲了,眼球没有了,“眼根”还是没离开你。

“六尘”,是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色尘是指眼看到的明和暗;声尘是指耳听到的动和静;香尘是指鼻能嗅到的通和塞;味尘是指舌能尝到的恬和变;触尘是指身所感觉到的离和合;法尘是指念头上的生和灭。当念头在生和灭时,就如一套戏在上演,既使是眼不再看,耳不再听、鼻不再嗅、舌不再尝,身不再触,还是能再看到、再听到、再嗅到、再尝到、再触到(做梦的情况就是如此,思考的清况也是如此)。

当“六根”和“六尘”配合时,就产生了所谓的“六识”。

“六识”,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意识。

眼识的作用是“分辨”明和暗,耳识的作用是“分辨”动和静,鼻识的作用是“分辨”通和塞,舌识的作用是“分辨”恬和变,身识的作用是“分辨”离和合。

第六意识是加工厂,进一步把眼识接收到的明和暗再“分辨”为各种颜色,把耳识接收到的动和静再“分辨”为各种声音,把鼻识收到的通和塞再“分辨”为各种香和臭,把舌识能尝到的恬和变再“分辨”为甜、酸、苦、辣、咸,把身识接收到的离和合再“分辨”为摸、檫、痛、痒、麻。

六根里面的“意根”,也被称为“末那意识”或“第七意识”,其作用是把第六意识加工后的资料再“分辨”为喜欢的、讨厌的、爱的、恨的、怕的等等,然后又在做出“过滤”,把讨厌的、恨的、怕的等等都在这时“过滤”掉或做出“调整”。

这些透过“十八界”吸收和加工的资料,最后都会到阿赖耶识去,不再“分辨”、“过滤”、和“调整”。存到阿赖耶识去的资料,就会在因缘到时,再呈现出来,直接的影响到我们的遭遇。

所谓学习,简短的来说,是“十八界”的运作。所谓知识,简短的来说就是经过“十八界”吸收、加工和过滤后的资料。

凡夫和圣人不同的地方,是在于凡夫脱离不了“十八界”。也因为脱离不了“十八界”,凡夫事事都有障碍。

盲人看不到,所以看不到颜色、文字、及绘画。没有残障的凡夫,能看到颜色、文字、及画像。当盲人和没有残障的凡夫比较起来,谁在学习颜色、文字、及画像方面比较快?没有残障的凡夫也许只需几个月的时间就能上手,盲人却可能花了一生的时间都学不成。

没有残障的凡夫虽然看到,却看不透一道墙,远的看不清,只能看到表面的包装,也只能看到当下,不能看到过去和未来。只因没有残障的凡夫需依赖到眼根、眼识、和色尘的配合来看到。

对于已脱离了“十八界”的圣人,跟本就不用依赖六根和六识来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尘境,而且也没有障碍。在看的方面,不论多少道墙都阻不了,不论多远都能好像在看近处般看得很清楚,看到表面的同时也看到了里面,也能不受时间的限制看到过去和未来。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但是对于一出生就看不到东西的盲人来说,我们能看到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的世界,也同样地是不可思议。

对于圣人的这种超越障碍的能力,我们把它叫着神通。我们会把这能力叫着神通,是因为我们以为是必须经过学习和修炼而得的。但是,事实上,我们本来就有这种能力,只因我们脱离不了“十八界”,而受了“十八界”的牵制着。(想像一下在《Matrix》电影里的Neo和电脑世界里的规律)。

当没有残障的凡夫和圣人比较起来,就等于是盲人和五官正常的人。比较起来,如要学习任何东西,圣人自然快到不得了,不需要麻烦的花时间透过语言文字的讲解来学习,只是那么的一杀那、一迅间。

如果是以下面木人起舞所给的解释来给“学习”做为定义。圣人的学习就不能算是学习了。这是我对于“佛不须经过学习或训练,就会操作电脑、飞机、火箭,微积分学、基本粒子学,核子融合学………”的第一个解释。


对于佛来说(不论是那一尊佛),无量世间的众生的,不论是那一位众生,或同时,或不同时,所有的起心动念,佛皆悉知道,清清楚楚,一个都不会错过。当世人发明电脑,飞机,火箭,发现微积分学、基本粒子学,核子融合学………等,都是在起心动念。既然是起心动念,佛自然都皆悉知道。因此在整个发明和发现的过程中,佛等于是在现场的观众。另外,佛者,是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论这些发明和发现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佛皆都能观知。在这种情况下,佛还需要所谓的学习吗?这是我对于“佛不须经过学习或训练,就会操作电脑、飞机、火箭,微积分学、基本粒子学,核子融合学………”的第二个解释。


现在我们来谈“佛”。佛者,是觉悟的众生。众生者,是未觉悟的佛。在释迦摩尼佛未觉悟的无量劫以前,他也是一位迷惑颠倒的众生,如我们这般在生死中流转。现在我们就把这位过去的迷惑的众生称为A。在A的无量劫的生死流转,直到成佛前,难道A就不曾生在有“电脑、飞机、火箭,微积分学、基本粒子学,核子融合学………”的世界?难道就只有我们的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才有“电脑、飞机、火箭,微积分学、基本粒子学,核子融合学………”等等吗?

当然不是。所谓的“电脑、飞机、火箭,微积分学、基本粒子学,核子融合学………”,都只不过是在“十八界”的范围内。在“十八界”里,就如在Matrix里般,有一定的规律。所谓的“电脑、飞机、火箭,微积分学、基本粒子学,核子融合学………”,都是随着规律所发明或发现的。所以,不应该只是我们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才有的东西。A在无量劫以前就有机会接触而学到是不出奇的。当A成佛后,也就是现今的释迦摩尼佛,过去的事自然是皆悉清楚记得。既然记得,自然也记得“电脑、飞机、火箭,微积分学、基本粒子学,核子融合学………”等等。所以说,佛跟本就“不须过学习或训练,就会操作电脑、飞机、火箭,微积分学、基本粒子学,核子融合学………“等等。这是我的第三个解释。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谈到佛的知慧,也没必要谈到佛的知慧。如果你想体会佛的知慧到哪一个程度,可试看读《楞严经》。

没有评论: